中国城市群对外服务功能强度与结构分析

被引:35
作者
王海江 [1 ]
苗长虹 [2 ,3 ]
郝成元 [1 ]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2]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3]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城市流; 对外服务功能; 城市群; 外部贡献率;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0.01.010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城市流描述了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体现了城市的对外服务功能。城市流强度揭示了城市对外联系的强弱,它与城市中心性的极强相关性表明,城市流强度是表征城市对外服务功能的量化指标。通过中国13个主要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与结构分析,从城市流视角探讨中国城市群对外服务功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增长情况。研究表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是全国性的以制造业为主的综合型对外生产服务中心,京津冀北城市群是全国性的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综合型对外生产服务中心,山东半岛城市群初步形成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全国性对外生产服务中心,成渝、辽中南等其余9个城市群为区域性对外生产服务中心。研究指出,城市群往往生成于我国各级产业轴线交汇的地方,由产业轴级别差异,将会形成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群,由此可以从各级产业轴线上寻找和培育新的城市群。研究认为,由城市流强度占GDP比重而确定的外部贡献率,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门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份额,城市群区域内部密切的经济联系与交流提高了各城市的外部贡献率,由城市间密切经济联系而形成的城市流是城市群演化发育的内在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5+147 +14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城市群对外服务功能量化解析——以山东半岛、中原和关中三城市群为例 [J].
王海江 ;
苗长虹 .
人文地理, 2008, (04) :51-57
[2]   我国客运交通联系的距离衰减规律 [J].
王海江 ;
苗长虹 .
经济地理, 2008, (02) :275-278
[3]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群组结构和功能优化的初步研究 [J].
王士君 ;
王丹 ;
宋飏 .
地理科学, 2008, (01) :15-21
[4]   城市群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J].
赵勇 ;
白永秀 .
城市问题, 2007, (07) :6-11
[5]   黑龙江省东部城市密集区城市流强度分析 [J].
曹红阳 ;
王士君 .
人文地理, 2007, (02) :81-86
[6]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展望 [J].
顾朝林 ;
张敏 ;
张成 ;
张晓明 ;
汪淳 ;
陈璐 .
地理科学, 2007, (01) :1-8
[7]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J].
宋吉涛 ;
方创琳 ;
宋敦江 .
地理学报, 2006, (12) :1311-1325
[8]   中国城市群发育现状分析 [J].
苗长虹 ;
王海江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 (02) :24-29
[9]   利用城市流强度划分中心城市规模等级体系——以江西省为例 [J].
雷菁 ;
郑林 ;
陈晨 .
城市问题, 2006, (01) :11-15
[10]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 [J].
方创琳 ;
宋吉涛 ;
张蔷 ;
李铭 .
地理学报, 2005, (05) :827-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