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绿洲承载力研究的全新审视与展望

被引:47
作者
张传国
方创琳
全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绿洲承载力; 理论; 方法; 展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承载力概念经历了从资源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到绿洲承载力的演进过程 ,绿洲承载力是人类对干旱区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所做出的响应与变化的结果。文中以全新的视角对绿洲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与评价 ,指出绿洲承载力研究的日趋完善将为深入揭示绿洲本质 ,定量研究干旱区绿洲开辟有效途径。绿洲水资源承载力是绿洲承载力研究的核心。由水、土资源等单要素承载力向综合承载力方向转变是今后绿洲承载力研究的趋势。绿洲承载力方法研究将由静态分析走向动态预测 ,模式化、模型化日益完善。绿洲承载力研究面临新的机遇 ,在基础理论、研究对象、指标体系、研究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将有新的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1]  
新疆绿洲[M]. 新疆人民出版社 , 钱云,郝毓灵主编, 1999
[12]  
绿洲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M]. 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 黄文房等著, 1998
[13]   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系统的动态模拟研究 [J].
方创琳 .
生态学报, 1996, (04) :389-396
[14]   区域矿产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几个问题的探讨 [J].
徐强 .
自然资源学报, 1996, (02) :135-141
[15]   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初探 [J].
彭再德,杨凯,王云 .
中国环境科学, 1996, (01) :6-10
[16]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生态系统 [J].
李小明,张希明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1995, (04) :10-16
[17]   论绿洲、绿洲化过程与绿洲建设 [J].
汪久文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1995, (03) :1-12
[18]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水与绿洲 [J].
曲耀光,马世敏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1995, (03) :93-99
[19]   河西走廊实际水资源及其确定的适宜绿洲和农田面积 [J].
陈昌毓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5, (03) :122-128
[20]   绿洲的发展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J].
汤奇成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1995, (03) :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