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具还是粉饰工具?——业绩下滑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再检验

被引:25
作者
阳镇 [1 ,2 ]
李井林 [3 ,4 ]
机构
[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4] 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
关键词
业绩下滑; 企业社会责任; 创新绩效; 创新补贴; 盈余管理;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20.04.019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基于战略竞争观的社会责任实践逻辑在企业层面广泛运用。但是在企业业绩下滑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是否仍然作为企业的战略创新工具仍然有待进一步检验。本文基于2009-2017年中国沪深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考察了企业业绩下滑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实际影响,并进一步验证的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战略创新或竞争工具下的运行机制,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创新补贴获取与绩效提升效应,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在业绩下滑情境下选择真正的战略创新过程中摒弃盈余管理的调节作用。基于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1)企业业绩下滑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企业业绩下滑情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竞争工具说"得到经验证据支持;(2)进一步机制检验表明,在选择企业社会责任作为竞争工具的情境下,基于利益相关方理论,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且通过企业社会责任能够获取政府创新补贴,创新补贴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3)企业业绩下滑对企业盈余管理具有负向影响,说明在业绩下滑的情境下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真正的战略变革而不是"穷则思骗"粉饰企业业绩,且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业绩下滑与企业盈余管理产生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进一步说明在业绩下滑的情境下企业将社会责任真正地作为战略创新工具而不是粉饰工具。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拓展了传统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探讨企业业绩下滑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背后逻辑机制,为基于业绩下滑情境下的"穷则思变"选择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战略创新行为之中提供了经验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734 / 74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董事网络缓解融资约束的机制:信息效应与治理效应 [J].
尹筑嘉 ;
曾浩 ;
毛晨旭 .
财贸经济, 2018, 39 (11) :112-127
[2]   “顺应潮流”还是“投机取巧”:企业社会责任的传染机制研究 [J].
刘柏 ;
卢家锐 .
南开管理评论, 2018, 21 (04) :182-194
[3]   责任铁律的动态检验: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样本的经验证据 [J].
肖红军 ;
李井林 .
管理世界, 2018, 34 (07) :114-135
[4]   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的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创新绩效研究 [J].
黄菁菁 ;
原毅军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8, 30 (02) :1-9
[5]   政商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得益彰还是欲盖弥彰 [J].
张晓盈 ;
杨榛 .
现代经济探讨, 2017, (12) :15-23
[6]   穷则思“变”抑或穷则思“骗”?——基于业绩下滑企业业绩改善行为研究 [J].
李四海 ;
陈旋 ;
宋献中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8, 30 (01) :22-33
[8]   绩效下滑公司摆脱困境的决策机制 [J].
郑丽 ;
陈志军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7, 39 (09) :89-103
[9]   中国式卖空机制与公司创新——基于融资融券分步扩容的自然实验 [J].
权小锋 ;
尹洪英 .
管理世界, 2017, (01) :128-144+187
[10]   企业社会责任寻租行为研究 [J].
肖红军 ;
张哲 .
经济管理, 2016, 38 (02) :17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