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扶贫:精准扶贫的内生性动力

被引:8
作者
赵书栋
李炳全
机构
[1] 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贫困人口; 心穷; 精神扶贫; 贫困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我国的贫困问题,并在30多年来的探索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脱贫质量不高、帮扶工作不实等现实性问题。贫穷似乎成了社会顽疾,究其原因以往注重物质扶贫,而缺乏精神扶贫。常言道:"贫穷莫过于心穷","心穷"和"贫穷"相互影响,对贫困人口开展精神扶贫,使其摆脱"心穷",才能最终走出贫穷。为此,一方面,应使贫困人口树立脱贫信心,激发其脱贫的内生性动力;另一方面,加强扶贫干部队伍思想建设,发挥基层扶贫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组织和引领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农村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村干部“无为之治”的研究和探索 [J].
卢志峰 ;
周卫卫 .
安徽农学通报, 2016, 22 (19) :15-17
[2]   创新精准扶贫体制机制 [J].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精准扶贫课题组 ;
芦千文 ;
石霞 .
理论视野, 2016, (06) :28-31
[3]   精准扶贫视野下思想帮扶工作的研究与探析 [J].
曾卫 ;
周仲景 ;
刘沛林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 37 (02) :26-28
[4]   基于典型调查的精准扶贫政策创新及建议 [J].
杨园园 ;
刘彦随 ;
张紫雯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3) :337-345
[5]   当前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来自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的调查报告 [J].
陈晓兰 ;
沙万强 ;
贺立龙 .
农村经济 , 2016, (01) :26-31
[6]   四川藏区精准扶贫面临的多维约束与化解策略 [J].
沈茂英 .
农村经济, 2015, (06) :62-66
[7]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村干部角色及“无为之治”——以赣东D镇乡村为例 [J].
龚春明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 (03) :27-33+122
[8]   论中国的精准扶贫 [J].
汪三贵 ;
郭子豪 .
贵州社会科学, 2015, (05) :147-150
[9]   农村精准扶贫:理论基础与实践情势探析——兼论复合型扶贫治理体系的建构 [J].
李鵾 ;
叶兴建 .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2) :26-33+54
[10]   创新扶贫方式,实现精准扶贫 [J].
张笑芸 ;
唐燕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4, 30 (09) :1118-1119+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