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村干部“无为之治”的研究和探索

被引:2
作者
卢志峰
周卫卫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农村治理; 村干部; 无作为; 治理能力现代化;
D O I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16.19.006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D262.3 [党的干部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摘要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同样适用于农村,即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重要的是发挥好农村村干部的作用,促使推动村务治理的现代化,但现实中村干部"无为之治"现象,导致基层治理不完善,严重阻碍了农村改革和发展,这既有客观的历史、政策等原因,也包括主观动机、意愿等因素,认真分析村干部不作为、作为不了等问题,从而研究和探索出新农村建设中村干部"无为之治"的解决之道,促进农村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探讨 [J].
赵培芳 ;
李玉萍 ;
姚晓磊 .
湖南农业科学, 2015, (07) :110-112+116
[3]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村干部角色及“无为之治”——以赣东D镇乡村为例 [J].
龚春明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 (03) :27-33+122
[4]   村级财政变迁与村民自治发展:困境与出路——兼论“后农业税时代”村民自治的财政基础 [J].
黄辉祥 ;
汤玉权 .
东南学术, 2007, (04) :39-47
[6]   村级组织制度安排: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及其原因 [J].
贺雪峰 .
社会科学研究, 1998, (04) :3-5
[7]  
新形势下强化对不作为村干部管理的探讨[N]. 佘大山.黄冈日报. 2010 (004)
[8]  
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路径和机制[M].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王义德, 2014
[9]  
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M]. 商务印书馆 , 赵树凯,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