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性偏好、隐性知识转化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性研究——基于研发型团队的数据检验

被引:31
作者
张同健
蒲勇健
机构
[1]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互惠性偏好; 隐性知识; 知识转化; 技术创新能力; 结构方程;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10.10.007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知识转化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形式,隐性知识是知识的主体内容,因此,隐性知识转化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源泉。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互惠性偏好对"经济人"假设提出了有力的挑战,极大地促进了互惠性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互惠性的管理策略有效地促进了隐性知识转化的实现,从而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互惠性管理策略的微观传导机理,从而为我国企业加强互惠性企业文化建设、促进隐性知识转移、进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核转化元的知识转化测度模型生成分析 [J].
简传红 ;
张同健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9, 21 (02) :39-47
[2]   基于微观知识转化机理的核心能力形成研究 [J].
林昭文 ;
张同健 .
科学学研究, 2008, (04) :800-805
[3]   基于互惠动机的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研究 [J].
林昭文 ;
张同健 ;
蒲勇健 .
科研管理, 2008, (04) :28-33+63
[6]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侯杰泰等著, 2004
[7]  
SECI, Ba and Leadership: 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J] . Ikujiro Nonaka,Ryoko Toyama,Noboru Konno.Long Range Planning . 2000 (1)
[8]   Psychology and economics [J].
Rabin, M .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8, 36 (01) :11-46
[9]   INCORPORATING FAIRNESS INTO GAME-THEORY AND ECONOMICS [J].
RABIN, M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3, 83 (05) :1281-1302
[10]  
结构方程式之拟合优度概念及常用指数之比较. 侯杰泰,成子娟,钟财文. 教育研究学报[香港]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