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分化与精英参与:转型期新型农民合作社与村两委关系研究

被引:34
作者
赵晓峰 [1 ]
刘成良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研究中心
[2]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合作社; 村两委; 利益分化; 精英参与; 多中心治理;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13.09.019
中图分类号
F321.42 [经济联合体];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作为新增的利益主体,合作社的发展打破了村落社会内部的权力平衡体系,带来了村庄利益格局的分化。本文将合作社视作权利拓展型参与者,将村支部和村委会合并统一视作权力垄断型参与者,双方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分化。合作社需要拓展自身的权利体系,不断扩增自主活动的空间;村两委则需要让渡部分权力,尤其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权力,而这需要双方能够构建起一个有机的民主协商机制。在村落内部,不同组织的精英围绕权力制衡与权利增长的博弈,体现为对村落内部稀缺资源的争夺,由于农民的行动逻辑尚受碎片化的宗族等地方传统的影响,资源的争夺会带来不同宗族派系势力之间的合纵连横,这极有可能会激化不同派系之间的冲突,从而不利于村两委与合作社关系的整合。当前合作社发展中出现的负责人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的现象具有阶段的合理性,而如何在合作社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形势快速变化的需要,构建一个权力制衡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公私观念与传统中国农民的行为逻辑 [J].
赵晓峰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6 (03) :106-112
[2]   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 [J].
渠敬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113-130+207
[3]   村庄派性与派系:两种组织形态及其形成机制 [J].
寇浩宁 ;
李平菊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9 (02) :54-58
[5]   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 兼论“项目治国” [J].
周飞舟 .
社会, 2012, 32 (01) :1-37
[6]   市场经济中的小农农业和村庄:微观实践与理论意义 [J].
高原 .
开放时代, 2011, (12) :113-128
[7]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据背后的解读 [J].
潘劲 .
中国农村观察, 2011, (06) :2-11+94
[8]   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 [J].
折晓叶 ;
陈婴婴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4) :126-148+223
[10]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区化现象探析 [J].
林滢 ;
任大鹏 .
农村经济, 2009, (10) :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