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机”相遇:基于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录像民族志研究——以上海“COFE+机器人”咖啡亭为例

被引:7
作者
甘雨梅
郭良文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人机传播; 人机交互; 具身; 数字鸿沟; 录像民族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242 [机器人];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1111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050302 ;
摘要
当人与机器相遇后,“人-机”如何在实践中完成交互?本文运用创新的录像民族志(video-based ethnography)方法,选取上海智能服务机器人(COFE+机器人咖啡亭)作为案例,深入探索智能时代的人机传播过程。本文在研究中发现:首先,人机传播中的具身性不仅达成了人机交互的前提,也成为人机情感联系的重要条件;其次,人机互动在实践中促生了新的人际互动样式,生成了“人-机器-人”三者相互关联和依存的关系;最后,人机交互环境下媒介、身体和物质基础建设高度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新型数字鸿沟。本研究对探索人机传播实践提供了可参考的方法论,同时也对人机共生的社会关系提出了反思。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2]   智能传播研究的当下焦点与未来拓展 [J].
安孟瑶 ;
彭兰 .
全球传媒学刊, 2022, 9 (01) :41-58
[3]   人工智能技术路线的洞察与人机传播新范式的构建 [J].
程思琪 ;
喻国明 .
全球传媒学刊, 2021, 8 (01) :19-34
[5]   “录像分析”作为社会研究方法:理论、应用与展望 [J].
甘雨梅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20, 27 (02) :25-41+126
[7]   什么是人机传播?——一个新兴传播学领域之国际视域考察 [J].
牟怡 ;
许坤 .
江淮论坛, 2018, (02) :149-154
[8]   传播中的身体问题与传播研究的未来 [J].
刘海龙 .
国际新闻界, 2018, 40 (02) :37-46
[9]   一个机器人大发展的时代 [J].
蔡鹤皋 .
科学与社会, 2015, 5 (02) :10-16+9
[10]   数字鸿沟的概念辨析 [J].
金兼斌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3, (01) :75-7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