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与GIS的北京市土地利用动态演化模式研究

被引:29
作者
田光进
张增祥
周全斌
赵晓丽
王长有
刘斌
谭文彬
机构
[1] 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 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北京市; 遥感; GIS; 土地利用; 时空动态演化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将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与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模型相结合 ,在 1988~ 2 0 0 0年北京市遥感数据的基础上 ,分析了北京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式。研究表明 ,地形条件对北京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形成及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在平原地区 ,农田、城乡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居于主导地位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为城乡居民点扩展占用耕地及生态退耕。在台地、丘陵和山地地区 ,林地、草地等自然景观居于主导地位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为生态退耕。北京市土地利用格局的动态变化表现了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与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政策实施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产生的影响。自然景观增加 ,景观多样性增加。在自然景观中 ,林地面积增加 ,破碎度减小 ,斑块边界趋于平滑 ;草地面积减少 ,趋于破碎。在人文景观中 ,城镇、农村居民点斑块增大 ,趋于紧凑 ,有利于用地节约。农田受到城镇农村居民点扩展及退耕还林政策的双重影响 ,面积大量减少 ,破碎度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0+54 +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遥感与GIS的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研究 [J].
田光进 ;
张增祥 ;
王长有 ;
刘斌 ;
魏成阶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6) :543-546
[2]   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陕西延安地区大南沟流域为例 [J].
陈利顶 ;
傅伯杰 ;
王军 .
地理科学, 2001, (01) :46-51
[3]   20世纪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J].
葛全胜 ;
赵名茶 ;
郑景云 .
地理学报, 2000, (06) :698-706
[4]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现代过程时空特征的研究──基于卫星遥感数据 [J].
刘纪远 ;
dls.iogac.on ;
布和敖斯尔 .
第四纪研究, 2000, (03) :229-239
[5]   景观生态学的核心:生态学系统的时空异质性 [J].
邱扬 ;
张金屯 ;
郑凤英 .
生态学杂志, 2000, (02) :42-49
[6]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J].
史培军 ;
陈晋 ;
潘耀忠 .
地理学报, 2000, (02) :151-160
[8]   黄河三角洲地区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的影响分析──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 [J].
陈利顶,傅伯杰 .
生态学报, 1996, (04) :337-344
[9]  
实用景观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赵羿等 著, 2001
[10]  
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刘纪远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