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基础研究:认识与对策

被引:24
作者
李晓轩 [1 ,2 ]
肖小溪 [1 ]
娄智勇 [3 ]
朱冰 [4 ]
饶子和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3] 清华大学医学院
[4]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战略性基础研究; 战略性科学计划; 资助对策;
D O 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20210003
中图分类号
G3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如何建立对不同类型的基础研究的分类支持体系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梳理和明确了战略性基础研究的概念,总结了国际上支持战略性基础研究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存在的对战略性基础研究的支持缺乏顶层设计、资助对象不明确、持续稳定支持不够等突出问题,并提出设立独立的战略性基础研究计划、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组织和实施战略性基础研究计划的主要力量、建立指向性项目支持与机构稳定拨款相协调的双轨支持模式等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69 / 27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J].
Aant Elzinga .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1997, 10 (1) :94-97
[2]  
世界主要国立科研机构概况.[M].白春礼; 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
[3]  
基础研究政策的理论与实践.[M].刘立;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科学.[M].(美) 布什; 著.商务印书馆.2004,
[5]  
研究与发展调查手册.[M].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著;.新华出版社.2000,
[6]   科学研究模式变迁:有组织的基础研究 [J].
潘教峰 ;
鲁晓 ;
王光辉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1, 36 (12) :1395-1403
[7]   关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概念及特征的研究 [J].
肖小溪 ;
李晓轩 .
中国科技论坛, 2021, (03) :1-7
[8]   科技举国体制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发展趋势 [J].
樊春良 .
国家治理, 2020, (42) :23-28
[9]   美国国家实验室的改革动向及启示 [J].
肖小溪 ;
代涛 ;
李晓轩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3) :376-382
[10]   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理论与政策并行 [J].
张俊芳 ;
雷家骕 .
科研管理, 2009, 30 (04)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