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27
作者
林彬
生娣
机构
[1]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
关键词
脑梗死,急性期; 替格瑞洛; 阿司匹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观察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联合组(41例),2组均进行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及常规他汀类药物、营养神经等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1次/d,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替格瑞洛,首次负荷剂量180 mg/d,之后服用90 mg/次,2次/d,2组疗程均为14d。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小板聚集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评定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hs-CRP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对照组与联合组患者hs-CR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12±3)mg/L比(7±3)mg/L、(10±3)mg/L比(6±3)mg/L],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治疗前[(31±11)%比(57±12)%、(14±12)%比(57±11)%],且联合组的hs-CRP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1%(39/41)比87.5%(3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联合服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用阿司匹林疗效更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24 / 5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临床应用分析 [J].
杨昭毅 ;
向倩 ;
周颖 ;
崔一民 .
中国新药杂志, 2015, 24 (02) :235-240
[2]   替格瑞洛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J].
钱晓东 ;
钱云霞 ;
杨向军 ;
程绪杰 ;
赵欣 ;
许海峰 ;
贺永明 ;
周亚峰 .
江苏医药, 2015, 41 (01) :30-32
[3]  
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型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研究.[J].吴学兵;余志良;姚晓阳;谢钰帆;李博;沈海涛;符布清;.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 06
[4]  
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陈宗羡;常虹;郝新宇;蔡桂淑;王黎明;.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 06
[5]   N端脑钠肽前体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J].
汪进丁 ;
罗江洪 ;
徐丽君 ;
温洪周 ;
万和斌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4, 40 (11) :646-651
[6]   氟伐他汀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动态影响 [J].
王国军 ;
马涛 .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4, 34 (07) :150-152
[7]   替格瑞洛在治疗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时血小板聚集率分析 [J].
李江 ;
刘文娴 ;
赵一楠 ;
任燕龙 .
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7 (19) :2231-2234
[8]   血栓素A2受体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 [J].
王云玲 ;
毛玲群 ;
林宝妹 ;
张叶青 ;
陶涛涛 ;
齐玉祥 ;
林霞 ;
金皎蕾 ;
黄睿 ;
颜政 ;
闻绍云 ;
张丹红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4, (05)
[9]   阿司匹林片联合氯比格雷片对急性脑梗死进展的影响 [J].
顾力华 ;
庞永诚 ;
陈斌 ;
龚瑞莹 ;
魏丹霞 ;
何绍平 ;
邓红 .
重庆医学, 2013, 42 (10) :1146-1148
[10]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水肿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J].
李琛 ;
李国辉 .
广东医学, 2013, 34 (01) :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