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来自山东省会城市群的经验证据
被引:21
作者:
杨骞
[1
]
王弘儒
[1
]
刘华军
[2
]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大气污染;
联防联控;
双重差分;
集体行动困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了应对区域性特征日益凸显的大气污染问题,中国在多个区域建立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实证检验联防联控机制的实施效果对于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实现区域空气质量的整体改善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作者以山东省会城市群为例,基于空气质量指数以及6种分项污染物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1)尽管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施以来山东省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双重差分检验结果并不显著。(2)不同污染物的检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实施显著降低了SO2、CO和NO2的浓度,PM2.5和PM10浓度的双重差分项估计系数均为正且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O3浓度在联防联控机制实施后显著上升。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在于大气污染治理及空气质量改善的长期性、参与成员的"搭便车"行为、强有力协调机构的缺失、联防联控制度建设不完备以及合作治污能力不足等。完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避免陷入"集体行动困境"是未来完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1
页数:1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