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中医病因及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方案(英文)

被引:13
作者
毕颖斐 [1 ,2 ]
毛静远 [1 ,2 ]
王贤良 [1 ,2 ]
侯雅竹 [1 ,2 ]
陆一竹 [2 ,3 ]
苏善彬 [4 ]
张伯礼 [2 ,5 ]
机构
[1]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
[2] 国家冠心病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3]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教研室
[4] 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5] 天津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 中医病因; 证候; 流行病学研究; 问卷调查; 多中心研究; 临床方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背景: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中医药在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冠心病的中医病因和证候分布特征,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该病的中医临床疗效。方法与设计:经过文献回顾与分析,初步建立冠心病中医病因及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然后通过多次临床预调查及专家咨询、论证,制定正式的冠心病中医病因及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并制订实施方案、相关规范及质量控制措施。采用冠心病中医病因及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多地域、大样本的冠心病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讨论:通过多地域、大样本的冠心病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我国冠心病的中医病因及证候分布特征,可为冠心病的临床预防及中医辨治提供参考与依据,也有利于提高中医病证研究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水平。临床试验注册号:研究方案于2011年11月27日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进行中英文注册,注册号为ChiCTR-ECS-11001728。
引用
收藏
页码:619 / 62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2]   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西医结合单元疗法临床疗效的评价 [J].
毛静远 ;
毕颖斐 ;
王恒和 ;
王贤良 ;
陈大权 ;
张伯礼 .
北京中医药, 2010, 29 (01) :10-13
[3]   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作用 [J].
杨新红 ;
黎明江 ;
王跃龄 .
山东医药, 2008, (41) :78-80
[4]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 12
[5]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 [J].
柯元南 ;
陈纪林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04) :295-304
[6]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 03
[7]   祛瘀消斑胶囊对易损斑块的稳定作用 [J].
赵玉霞 ;
刘运芳 ;
刘艳 ;
燕芳芳 ;
于会明 .
中医杂志, 2006, (11) :856-858
[8]   温通煎能预防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 [J].
张志民 ;
高艳霞 ;
刘怀霖 ;
袁义强 ;
于力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6, (07) :610-612
[9]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J].
贺春瑞 ;
王振彪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6, (05) :385-386
[10]   血脂康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氧化还原态的影响 [J].
黄彦生 ;
王树人 ;
智艳芳 ;
孔沈燕 ;
孙琳 ;
吴彧 ;
卢建敏 ;
戴付敏 .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6, (03) :25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