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98—2012年PM时空分布与能源消耗总量关系研究

被引:6
作者
徐超 [1 ,2 ,3 ]
王云鹏 [1 ]
黎丽莉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关键词
PM2.5; 时空分布; 能源消耗; 灰色关联;
D O I
10.14108/j.cnki.1008-8873.2018.01.015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06 ; 070602 ;
摘要
基于1998—2012年中国PM2.5浓度遥感数据,在对中国PM2.5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地理信息科学空间相关矩阵方法分析中国PM2.5时空分布与能源消耗总量等时空分布的空间相关性。基于省级尺度,运用灰色理论中的灰色相关方法,对PM2.5和能源消耗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历史的PM2.5空间分布与人口分布、地形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胡焕庸线成为中国PM2.5空间分布的东西界限。(2)整体来看,中国PM2.5的年际变化上,具有双增长单下降的区域特征:两个快速增长区域(年均增长率大于3.5%)分别为PM2.5高值区域——北部沿海以及PM2.5相对低的东北地区。下降区域则为西北地区。2007年前后是中国大部分省PM2.5浓度增长的拐点,但并没有形成高值区域快速下降的趋势。(3)从国家尺度上看,中国PM2.5分布与单位面积煤炭消耗分布呈现强烈正相关性,与单位面积能源消耗总量分布呈正相关,与单位面积石油消耗分布没有体现出明显的相关性。(4)从省级尺度上看,各省PM2.5浓度与能源消耗存在明显正相关性,但各省PM2.5浓度受能源种类消耗的影响程度不一致。综合来看,中国PM2.5浓度较高的区域,受能源消耗种类的影响,呈现"北煤南油"以及"东油西煤"的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2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武汉市PM2.5的健康损失评价 [J].
饶莉 ;
陈锐凯 ;
钱宽 ;
邓力 ;
安永兵 ;
刘思瑶 ;
郝汉舟 .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 (11) :161-166
[2]   2014年中国城市PM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J].
王振波 ;
方创琳 ;
许光 ;
潘月鹏 .
地理学报, 2015, 70 (11) :1720-1734
[3]   2013─2014年武汉市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J].
黄亚林 ;
刘超 ;
曾克峰 ;
丁镭 ;
程胜高 .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24 (08) :1330-1335
[4]   北京市大气PM2.5的季节特征和空间趋势(英文) [J].
李润奎 ;
李志鹏 ;
高文举 ;
丁文军 ;
许群 ;
宋现锋 .
ScienceBulletin, 2015, 60 (03) :387-395
[5]   厦门市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影响因素空间相关性分析 [J].
施益强 ;
王坚 ;
张枝萍 .
环境工程学报, 2014, 8 (12) :5406-5412
[6]  
PM2.5 and tropospheric O3 in China and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pollutant emission control[J]. ZHANG Hua,XIE Bing,ZHAO Shu-Yun,CHEN Qi.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4(03)
[7]  
灰度关联分析结合支持向量机用于近红外光谱研究[J]. 张勇,赵冰.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3(02)
[8]   我国各行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柴宁 ;
赵涛 ;
林涛 .
生态经济, 2012, (09) :105-107
[9]   2009年春季成都城区碳气溶胶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初探 [J].
陶俊 ;
柴发合 ;
朱李华 ;
高健 ;
曹军骥 ;
王启元 ;
罗磊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12) :2756-2761
[10]   新疆能源消费量与环境质量的关联分析 [J].
黄坤 ;
王哲 ;
何红利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9, (01)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