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性”和“原真性”辨析

被引:27
作者
张成渝
机构
[1]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原真性; 真实性; 时间维; 遗产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6 [世界文物考古];
学科分类号
0601 ;
摘要
总结"真实性"、"原真性"二词在国内20余年来的使用历程,表明从学术视野看,"真实性"的使用较之"原真性",不具有先天优势。从字面表达看,两个译词侧重不同,但通过不同的表达途径最终趋于认知上的一致。近年围绕两词的争鸣,反映出遗产学界将保护理论更加紧密地联系中国实践的思考轨迹,相对于译词争鸣之"表",其背后显现的理论思考日趋深入之"里"更具有本质性,因而更富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2]   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 [J].
阮仪三 ;
林林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2) :1-5
[23]   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与世界遗产保护 [J].
张成渝 ;
谢凝高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2) :62-68
[24]   冷眼看热潮——申报世界遗产和保护历史文化遗存 [J].
阮仪三 .
城市规划汇刊, 2000, (06) :63-65+80
[25]   真实性和个性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键 [J].
郑琦 .
规划师, 1999, (04) :31-31
[26]   历史城镇保护的目的与方法初探——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为例 [J].
张松 .
城市规划, 1999, (07) :49-52
[27]   当前欧洲对文物建筑保护的新观念 [J].
刘临安 .
时代建筑, 1997, (04) :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