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系统研制

被引:0
作者
蔡镐泽, [1 ,2 ]
卜令兵 [1 ]
杨彬 [2 ]
吕新杰 [3 ]
陈付志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
[3] 南京大学
关键词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中红外; 吸收光谱;
会议名称
2018年光学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交叉学科论坛
会议时间
2018-10-01
会议地点
中国广西桂林
中图分类号
TN958.98 [光学定位雷达、激光雷达]
学科分类号
080904 0810 081001 081002 081105 0825
类型
摘要
由于众多分子在中红外波段具有典型的吸收谱线,中红外激光器在大气成分测量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本文研制了一套用于测量中红外波段气体浓度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系统。泵源为5ns单频1064nm激光,分频垂直偏振和水平偏振分别对应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的on波长3424.4nm和off波长3414.2nm。并且开展了谱线测量实验,分别采用连续激光器和脉冲激光器进行测量,对在中红外波段有吸收的气体的吸收特性进行了验证,采集了3410nm到3430nm波段间NO2的吸收谱线信号,吸收谱线与HITRAN数据库进行了对比,吻合情况较好。结合中红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的特性,使用模拟系统验证探测能力,外场硬靶回波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对硬靶的探测距离可达到1.8公里,并可以探测近距离内的烟雾、水汽等气溶胶回波。中红外系统采用方舱型设计,针对探测目标范围为系统装配了扫描头,可以实现水平方向上0到345°范围内扫描,垂直方向上实现0到90°扫描,并且使labview设计软件系统对扫描头的控制和浓度采集进行了整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7
页数:8
共 50 条
[1]   红外多谱线吸收激光雷达 [C]. 
何文华, ;
司徒达 .
第五届全国基础光学学术报告会和交叉科学中的光学问题讨论会
,1992
[2]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几何因子实验确定方法 [C]. 
范广强 ;
刘建国 ;
刘文清 ;
陆亦怀 ;
张天舒 ;
赵雪松 ;
董云升 .
第二届中国激光雷达学术会议
,2012
[3]   激光雷达外差探测统计特性 [C]. 
田玉珍,, ;
赵帅,, ;
郭劲, .
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
,2010
[4]   CO2差分吸收激光雷达信号处理 [C]. 
陈涌 ;
周鼎富 ;
杨泽后 ;
孙鹏 ;
陈云亮 ;
王建银 .
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
,2006
[5]   基于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的危险气体光学遥测技术 [C]. 
刘咏 ;
孙庆国 ;
王烨芳 .
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8
[6]   L625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探测合肥上空大气臭氧 [C]. 
胡顺星 ;
曹开法 ;
汪少林 ;
范广强 ;
赵博 ;
孟祥谦 ;
徐质海 ;
胡欢陵 ;
王英俭 .
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
,2010
[7]   TEA-CO2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回光探测 [C]. 
李国会 ;
陈天江 ;
叶一东 ;
向汝建 ;
郑为民 ;
雒仲祥 ;
季云松 ;
何忠武 .
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
,2006
[8]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下部臭氧 [C]. 
胡顺星 ;
胡欢陵 ;
吴永华 ;
周军 .
第九届(2001)全国大气环境与污染学术会议
,1600
[9]   差分吸收激光测污雷达研究 [C]. 
杨泽后 ;
周鼎富 ;
陈涌 ;
孙鹏 ;
王建银 ;
陈云亮 ;
江东 ;
候天晋 .
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
,2006
[10]   a层测风测温激光雷达稳频系统的研制 [C]. 
郭商勇 ;
胡雄 ;
程永强 ;
闫召爱 ;
王鑫 .
第十二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