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0 条
珠江三角洲灰霾天气的近地层输送条件研究
被引:0
作者:
吴兑
廖国莲
邓雪娇
毕雪岩
谭浩波
李菲
蒋承霖
夏冬
范绍佳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2]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灰霾天气;
输送条件;
矢量和;
气流停滞区;
会议名称: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
会议时间:
1600-01-01
会议地点:
中国四川成都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070602
类型:
摘要:
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灰霾天气造成能见度恶化和空气质量下降。近地层输送条件即地面流场与大气污染物稀释扩散密切相关。本文使用2004、2005年广东省466个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广州观象台常规气象资料、珠江三角洲大气成分站网器测能见度资料,珠江三角洲城市环境监测站网的PM10浓度资料等,制定统一的标准统计分析了2004、2005年的典型灰霾天气与清洁对照过程。使用矢量和的分析方法,分析珠江三角洲近地层风及其对严重灰霾天气过程和清洁对照过程的影响。2005年灰霾天气高发季节东亚经向环流比2004年旱季显著,2004年东亚纬向环流比2005年显著。经向环流显著的年份,气流南北交换显著,冷空气跨越南岭、到达珠江三角洲的机会比较大,伴随冷空气的大风等天气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纬向环流显著的年份,冷空气跨越南岭、到达珠江三角洲的机会比较小,污染物易于堆积。珠江三角洲灰霾天气具有区域性特征,旱季出现最多,雨季出现最少。灰霾天气过程出现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4月份,清洁对照过程出现在台风直接影响或冷空气活动频繁的季节。与2004年相比,2005年的静风频率较低,且旱季风速较大,不利于灰霾天气的形成。矢量和分析表明区域灰霾天气过程与区域内静小风过程,即出现气流停滞区有密切联系,清洁对照过程与强平流输送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4
页数: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