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东北全面振兴的新质生产力:内在逻辑、重点方向和实践路径

被引:91
作者
苏玺鉴 [1 ]
孙久文 [2 ]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投资工程管理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东北全面振兴;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实体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的质态跃迁,是在数字经济时代与新兴技术融合的高效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突破创新,是对中国实际国情和时代发展特征的精准凝练。新质生产力的“新”突出了在新兴技术赋能下新质生产力的时代特征。“质”强调了科研创新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对传统生产力的颠覆性变革。培育东北全面振兴的新质生产力需要着力增强新质科研能力,培育新质产业体系,打造新质企业。在新质研发方面,要构建现代科研体系,打造区域研发中心。在新质产业方面,要立足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新质企业方面,要支持企业现代化升级,增强东北全面振兴的新动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未来产业:内涵特征、组织变革与生态建构 [J].
王小林 ;
谢妮芸 .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6) :173-182
[2]   中国式区域产业现代化:时代特征、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J].
孙久文 ;
刘瑞雪 ;
苏玺鉴 .
上海经济研究, 2023, (05) :41-49
[3]   中国式现代化产业发展的特殊性与新产业革命的双重效应 [J].
赵儒煜 .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3) :114-124
[4]   问题导向的基础研究与产业突破性创新 [J].
柳卸林 ;
杨培培 ;
常馨之 .
科学学研究, 2023, 41 (11) :2062-2072
[5]   创新链视角下产学研合作、高校创新与技术进步 [J].
张煜 ;
苏竣 .
科学学研究, 2023, 41 (07) :1294-1305+1315
[6]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研究新议题 [J].
戚聿东 .
阅江学刊, 2022, 14 (05) :109-113+174
[7]   人工智能技术、任务属性与职业可替代风险:来自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J].
王林辉 ;
胡晟明 ;
董直庆 .
管理世界, 2022, 38 (07) :60-79
[8]   数字赋能创新链提升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的机制研究 [J].
晏文隽 ;
陈辰 ;
冷奥琳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2 (04) :51-60
[9]   数字经济发展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J].
袁徽文 ;
高波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 (10) :61-71
[10]   产业数字化动态能力:源起、内涵与理论框架 [J].
尹西明 ;
陈劲 .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02) :11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