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现代化转型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逻辑

被引:401
作者
任保平
机构
[1] 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4.1 [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F120.2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理论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201 ;
摘要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现代化的本质一个不断由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动态发展过程,生产力的发展也是不断从传统生产力向现代生产力转型的过程。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现代化转型的最新体现,科学回答了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现代化转型的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中国之问。从生产力现代化转型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历史逻辑看,新质生产力是立足世界生产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现代化转型的实践创新。从生产力现代化转型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来看,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从生产力现代化转型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践逻辑来看,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遵循生产力现代化的规律和趋势,构建包括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绿色生产力体系和相应的生产关系体系在内的新质生产力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新质生产力及其培育和发展 [J].
洪银兴 .
经济学动态, 2024, (01) :3-11
[2]   中国式现代化:特征、挑战与路径 [J].
韩保江 ;
李志斌 .
管理世界, 2022, 38 (11) :29-43
[3]   数字化社会的系统复杂性研究 [J].
王芳 ;
郭雷 .
管理世界, 2022, 38 (09) :208-221
[4]   新中国70年生产力理论与实践的演进 [J].
李梦欣 ;
任保平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9, 10 (05) :62-77
[5]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生产力理论的演进轨迹与创新 [J].
任保平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 (06) :94-102
[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生产力研究 [J].
任保平 ;
李梦欣 .
上海经济研究, 2018, (03) :5-13
[7]   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 [J].
习近平 .
求是, 2014, (01) :3-6
[8]  
列宁全集.[M].列宁.人民出版社.2017,
[9]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3,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