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期预后与脑动脉狭窄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6
作者:
张燕
牛小媛
徐玮
机构:
[1]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来源: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动脉狭窄;
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1 [短暂性脑缺血];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首发症状后90d预后与脑供血动脉的狭窄特征包括狭窄程度、分布部位及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 对87例首发TIA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颅脑动脉病变情况,对其进行90 d随访。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稳定组、频发组、脑梗死组,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7例患者失访8例,完成随访的79例TIA患者中稳定组34例(43.0%),频发组37例(46.8%),脑梗死组8例(10.2%)。3组患者血管病变特点:狭窄血管共135条,稳定组血管狭窄构成比:轻度77.4%(24/31),中度16.1%(5/31),重度3.2%(1/31),闭塞3.2%(1/31);频发组血管狭窄构成比;轻度73.9%(48/65),中度10.8%(7/65),重度4.6%(3/65),闭塞10.8%(7/65);脑梗死组血管狭窄构成比:轻度56.4%(22/39),中度10.3%(4/39),重度15.4%(6/39),闭塞17.9%(7/39)。中轻度血管狭窄构成比以稳定组最高,其次为频发组,脑梗死组最低。重度和闭塞血管构成比脑梗死组最高,其次为频发组,稳定组最低。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IA预后与血管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199,P=0.021)。发现斑块117个,稳定组斑块构成比:钙化斑51.4%(18/35),混合斑34.3%(12/35),软斑14.3%(5/35);频发组斑块构成比:钙化斑23.5%(12/51),混合斑47.1(24/51),软斑29.4%(15/51);脑梗死组斑块构成比:钙化斑12.9%(4/31),混合斑48.4%(15/31),软斑38.7%(12/31)。中稳定组钙化斑构成比最高,其次为频发组,脑梗死组最低。混合斑和软斑脑梗死组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频发组,稳定组最低。相关分析显示TIA与血管斑块性质呈正相关(r=0.341,P=0.001)。稳定组前循环血管狭窄以颈总动脉38.9%(7/18)最多见,后循环以椎动脉颅内段30.8%(4/13)多见;频发组和脑梗死组前循环狭窄以大脑中动脉32.5%(13/40)、36.8%(7/19)最多见,后循环以椎动脉颅外段36.0%(9/25)、35.0%(7/20)多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A预后与脑供血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有关,狭窄程度越重、斑块性质越不稳定,预后越差。
引用
收藏
页码:338 / 342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