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循经往返灸加反射抑制模式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30例临床研究
被引:23
作者:
迟振海
熊俊
陈日新
余航
焦琳
张衍辉
杨海
机构:
[1]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来源:
关键词:
循经往返灸;
反射抑制模式;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D O I:
10.13288/j.11-2166/r.2013.07.013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循经往返灸加反射抑制模式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张力、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循经往返灸加反射抑制模式治疗,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采用循经往返灸、反射抑制模式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20次。治疗后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评价各组患者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痉挛程度;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评价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1组为63.33%,对照2组为73.3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2个对照组(P<0.05)。除对照1组膝关节、对照2组腕关节外,各组治疗后各关节Ash-worth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治疗后、随访时治疗组肘关节、膝关节改善程度均优于2个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各组患者NDS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NDS评分、ADL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2个对照组(P<0.05)。结论循经往返灸结合反射抑制模式可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肌张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其疗效优于单一疗法。
引用
收藏
页码:580 / 583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