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异质性视角下民族地区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7
作者
马楠
机构
[1]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区域异质性; 民族地区; 资源禀赋; 资源诅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使用民族八省区资源禀赋及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建立资源禀赋分析模型,并构建"理想条件"参照组,对比分析区位异质性因素、资源禀赋、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民族地区区域异质性因素显著作用于资源禀赋价值的体现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排除异质性因素影响,"资源优势"特点较为明显;引入区域异质性因素后,"资源诅咒"特性逐渐显现。在现有资源禀赋条件下,各异质性因素通过不同的路径作用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能力正向作用于经济发展;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民族地区经济制度体系、产业发展类型负向作用于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降低民族地区资源诅咒效应并发挥资源比较优势的实施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要素禀赋结构、技术选择与中国城市现代产业发展 [J].
覃成林 ;
李超 .
产业经济研究, 2012, (03) :18-25
[2]   中国是否存在“资源诅咒” [J].
方颖 ;
纪衎 ;
赵扬 .
世界经济, 2011, 34 (04) :144-160
[3]   驳资源诅咒论 [J].
张贡生 ;
李伯德 .
经济问题, 2010, (03) :19-23
[4]   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 [J].
徐康宁 ;
王剑 .
经济研究, 2006, (01) :78-89
[5]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J].
严瑞珍 .
经济研究, 1997, (10) :74-79
[6]  
In Search of the Missing Resource Curse[J] . Daniel,Lederman,William F. (William Francis),Maloney. Economía . 2009 (1)
[7]  
The resource curse hypothesis and its transmission channels[J] . Elissaios Papyrakis,Reyer Gerlagh.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