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的初步探索

被引:51
作者
罗荣渠
机构
[1] 北京大学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初步探索; 社会主义; 经济; 思想体系;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社会; 生产方式; 现代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运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在世界历史前进运动的广阔背景上,深入考察了现代化理论兴起与发展的历程,并提出了建立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构想。作者首先对当前西方现代化理论诸流派作了评介,指出它们都缺乏对问题的整体性研究,但也提出了一些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与此相对应,作者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作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提出过社会的现代发展、特别是现代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理论,但没有形成关于非西方世界发展的系统理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进行了生动活泼的探索。后来,斯大林模式"定于一尊",使这种理论趋于僵化。近些年来,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探索加速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道路,改革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也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作者认为,要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必须对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此,作者就现代化过程的实质、现代化的动力、现代化与马克思的五种生产方式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者指明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对象,规划了它的大致研究范围,主张对它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作者指出,中国为探索自己的现代化道路进行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斗争,现在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实验。我国社会科学界在建立马克思主义现代发展理论的过程中,完全有条件形成为现代化研究中的中国学派。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64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历史社会学初论 [J].
吴忠民 .
社会学研究, 1987, (01) :4-12
[2]  
增长的政治经济学[M]. 商务印书馆 , (美)保罗·巴兰(PaulA.Baran)著, 2000
[3]  
世界的未来[M].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编, 1985
[4]  
增长的极限[M].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李宝恒 译, 1984
[5]  
经济社会学[M]. 南开大学出版社[日]富永健一 著, 1984
[6]  
第三次浪潮[M]. 三联书店[美]阿尔温·托夫勒(A·Toffler) 著, 1983
[7]  
经济增长理论[M]. 商务印书馆 , (英)阿瑟·刘易斯(W.ArthurLewis)著, 1983
[8]  
布哈林与布尔什维克革命[M]. 人民出版社 , (美)科恩(S.F.Cohen)著, 1982
[9]  
外国学者论亚细亚生产方式[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郝镇华编, 1981
[10]  
过渡时期经济学[M]. 三联书店 , (苏)布哈林(Н.Бухарин)著,,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