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的R&D溢出与中国区域能源效率

被引:29
作者
滕玉华 [1 ]
刘长进 [2 ]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2] 武汉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R&D溢出; 能源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在内生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国内R&D资本、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R&D溢出和地区能源效率的分析框架,运用1995-2007年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将外商直接投资引致的国外R&D溢出分为两个部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东道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R&D溢出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通过进口贸易渠道传递的国际R&D溢出。并将29个省市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实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的R&D溢出对地区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DI的R&D溢出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FDI企业在当地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R&D溢出对东部和中部的能源效率有正的影响,而对西部能源效率没有显著影响。FDI企业通过进口贸易带来的国际R&D溢出对东部和中部地区能源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对西部地区的能源效率有显著负影响。各个地区不同的经济基础、对外开放度和技术水平可能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 [J].
陈继勇 ;
盛杨怿 .
经济研究, 2008, 43 (12) :39-49
[3]   FDI、人力资本、R&D与中国能源效率 [J].
尹宗成 ;
丁日佳 ;
江激宇 .
财贸经济, 2008, (09) :95-98
[4]   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地区工业的实证研究 [J].
吴延兵 .
经济研究, 2008, (08) :51-64
[5]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能源强度的空间效应分析 [J].
张贤 ;
周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1) :101-108
[6]   技术效率、资本深化与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中国地区收敛分析 [J].
傅晓霞 ;
吴利学 .
经济研究, 2006, (10) :52-61
[7]   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上海市的实证研究 [J].
朱平芳 ;
徐伟民 .
经济研究, 2003, (06) :45-53+94
[8]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decoupling between energy and gross domestic produc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Mielnik, O ;
Goldemberg, J .
ENERGY POLICY, 2002, 30 (02) :87-89
[9]  
Cross-Country Technology Diffusion: The Case of Computers[J] . Francesco Caselli,Wilbur John Colema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1 (2)
[10]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A comment[J] . Frank R Lichtenberg,Bruno van Pottelsberghe de la Potterie.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 199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