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选择逻辑及其演进——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为研究对象

被引:4
作者
刘显利
机构
[1]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农业生产; 互助合作;
D O I
10.16059/j.cnki.cn43-1008/c.2013.08.032
中图分类号
F329 [中国农业经济史]; K26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302 ; 030204 ; 030503 ; 0307 ; 060205 ;
摘要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群众创建革命根据地,成立苏维埃政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与中国民间传统劳动互助形式相结合,创设"耕田队"、"劳动互助社"、"犁牛合作社"等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形式,并在相关政策文件的指导下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呈现出战时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特点。它的产生和发展,为改善革命根据地人民的生活,支援革命战争,积累了宝贵的基本经验。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6+252 +2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毛泽东选集. 人民出版社 . 1991
[2]  
中国供销合作社史料选编. 中国财经出版社 . 1990
[3]  
中国农村合作制史. 米鸿才,李显刚.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1997
[4]  
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M]. 当代中国出版社 , 杜润生主编, 2002
[5]  
中国近代经济史[M]. 辽宁人民出版社 , 于素云等 编著,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