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改变及临床意义——附100例报告
被引:8
作者:
芦璐
[1
]
韩晔
[1
]
葛汝村
[2
]
机构:
[1] 山东省血栓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山东省交通医院
来源: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人;
血栓前状态;
P-选择素;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4.1 [高血压];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栓前状态(prothrombotic state,PTS)分子标志物的变化,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测定1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100名老年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on Willebrand factor antigen,vWF:Ag)、血浆P-选择素、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凝血酶原片段1+2(prothrombin fragment1+2,F1+2)的含量,抗凝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活性,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老年Ⅱ、Ⅲ级高血压组病人血浆中vWF:Ag、P-选择素、Fg、F1+2的含量、PAI-1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而抗凝血酶、t-PA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老年Ⅱ、Ⅲ级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高凝状态及抗凝和纤溶活性的降低,即PTS。因此,对这类病人应定期监测上述指标,以便早期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59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