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权中心的猜想与证明——兼答刘旺洪教授

被引:62
作者
童之伟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关键词
权利-权力平衡; 法权中心; 法权最大化; 法的本位;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1.06.002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在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方面,个人主义与国家主义是政治哲学上的两个极端,权利本位与权力本位则是法律哲学上的两个极端,其社会实践后果都不理想。中国的法学应当改变权利本位或权力本位(义务本位)的两极化思维定势,为法治之法、社会主义法确立一个平正、中庸的中心。本文主张,法治之法、社会主义之法应当以法权为中心,寻求法权的最大化。法权中心的社会内容是整体利益中心,谋求整体利益最大化,而其财产内容则是财产(财富)总量中心,谋求财产总量最大化、经济效率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法权中心符合宪法的精神,反映了现代法律制度的根本特征,适应中国的基本情况和人群的需要,学理上也有坚实的基础。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应该进一步打破“法以权利为本位”这一片面的理论信条,按实事求是精神重新探寻和确认法治之法、社会主义法的重心所在。提出和证明法权中心的猜想,是本文作者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个尝试。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38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权利本位的理论逻辑——与童之伟教授商榷 [J].
刘旺洪 .
中国法学, 2001, (02) :21-30
[2]   权利本位说再评议 [J].
童之伟 .
中国法学, 2000, (06) :47-65
[3]  
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罗豪才等著, 2003
[4]  
法权与宪政[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童之伟著, 2001
[5]  
法律的经济分析[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著, 1997
[6]  
美国宪法概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美]杰罗姆·巴伦等 著, 1995
[7]  
法和经济学[M]. 上海三联书店 , (美)罗伯特·考特(RobertCooter),(美)托马斯·尤伦(ThomasUlen)著, 1994
[8]  
美国式民主[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伯恩斯(Burns,Jamesmacgregor)等著, 1993
[9]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
[10]  
当代世界政治理论[M]. 商务印书馆[美]爱·麦·伯恩斯(E·M·Burns) 著,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