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醒脑静穴位注射对假性延髓麻痹患者血浆TXB、6-keto-PGF1a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5
作者
陈英华
刘勇
机构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关键词
假性延髓麻痹; 吞咽功能; 血栓素B2; 6-酮-前列腺素;
D O I
10.19656/j.cnki.1002-2406.2009.05.043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针刺配合醒脑静穴位注射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评定治疗前后两组病人吞咽功能的分级,以及血浆TXB2、6-keto-PGF1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吞咽功能提高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血浆TXB2显著降低、6-keto-PGF1α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配合醒脑静穴位注射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患者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吞咽功能,可调节TXB2、6-keto-PGF1a的平衡,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临床疗效。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0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脑梗塞患者血浆TXB2·6KPGF12测定的临床意义 [J].
胡合营 ;
郑军萍 .
临床医学, 2001, (06) :50-51
[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与临床关系探讨 [J].
赵芝宝 ;
冯为菊 ;
龙宪和 .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2000, (06) :475-475
[3]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0项分子标志物测定的意义 [J].
张九莲 ;
罗琳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0, (05) :503-504
[4]   甲基黄酮醇胺对大鼠脑血栓形成模型血小板聚集及血浆TXA2和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 [J].
杜文民 ;
王永铭 ;
汤允昭 ;
王庸晋 .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99, (04) :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