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辽河航运与沿岸城镇的兴起

被引:7
作者
侯峻
曲晓璠
机构
[1] 东北师大历史系,东北师大历史系
关键词
辽河; 营口; 新兴; 辽宁; 航运; 东北地区; 船码头; 市镇; 炉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9 [中国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3 ;
摘要
<正>辽河是历史上东北地区航运开发较早、商业航运量最大的一条河流,早在清代前期,其航运业就已初具规模。1861年营口开埠后,辽河全流域的航运业更是蓬勃崛起,运输量扶摇直上,发展极快,至1904年达到了历史顶点。辽河航运的迅速发展,曾极大地促进了东北尤其是东北中南部辽河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转型和社会进步,加速了该地区的近代化进程,进而推动了19世纪后半期在辽河沿岸及其邻近地带一批小市镇的兴起。这批小市镇是近代城市的胚胎形式,经过半个世纪的酝酿发展,其中的一部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论清代山东与辽东之间的海上运输 [J].
程美秀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6, (06) :86-89
[2]  
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施坚雅模式 .2 王旭等译. 吉林教育出版社 . 1991
[3]  
《清宣宗实录》卷145、273 .
[4]  
盛京时报 . 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