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参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32
作者
王明生
杨涛
机构
[1]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政治参与; 政治发展; 政治共识; 利益表达;
D O I
10.13613/j.cnki.qhdz.002039
中图分类号
D621.5 [公民权利与义务];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参与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在繁荣阶段,我国学者对政治参与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尚没有出现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经典著作。近十年来,我国学界关于政治参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和分类、政治参与的价值判断、制度化政治参与和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私营企业主和农民的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以及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等领域。当前中国一方面制度化政治参与不能满足公民政治参与的需求,导致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频繁发生;另一方面社会群体间政治参与具有不均衡性特征。因此,今后的政治参与研究要在科学借鉴西方政治参与理论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研究理论框架和体系;重视我国政治参与的不均衡研究,探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和路径;加强如何理性引导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防止公民非理性化政治参与的扩大和失序;加强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和成本研究,力求减少公民政治参与成本,提高政治参与效率;重视政治参与不同利益群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推进我国政治参与研究的深化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1+156 +15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话语的政治:网民舆论监督的实践、逻辑与反思 [J].
史松明 ;
袁光锋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1, (03) :23-27
[2]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理论思考 [J].
周敏凯 .
学习与探索, 2010, (06) :49-52
[3]   网络参与对民主发展的启示 [J].
石杰琳 .
人民论坛, 2010, (32) :34-35
[4]   青年农民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论析 [J].
高洪贵 .
中国青年研究, 2010, (10) :59-63
[5]   善治视角下的网络政治参与 [J].
陈杰 ;
叶战备 ;
黄信瑜 .
探索, 2010, (04) :66-70
[6]   公众网络参与若干问题探析 [J].
杨成虎 .
云南社会科学, 2010, (03) :24-27
[7]   社会地位、政治心理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其路径 [J].
万斌 ;
章秀英 .
社会科学战线, 2010, (02) :178-188
[8]   网络参与下的政府行为选择 [J].
胡宗仁 .
中国行政管理, 2010, (01) :68-70
[9]   政治吸纳与先富群体的政治参与——基于浙江省的调查与思考 [J].
郎友兴 .
浙江社会科学, 2009, (07) :108-115+129
[10]   论当前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暴露的问题及其对策 [J].
张鸷远 .
理论前沿, 2009, (12) :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