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的水文效应及其利用模式的变化

被引:9
作者
魏忠义
汤奇成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 干旱区; 自然区; 民勤盆地; 河川径流量; 用水量; 泉水流量; 利用模式; 水文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我国西北干旱区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和甘肃及内蒙西部。这里气候干旱,水资源对干旱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在干旱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水资源不仅影响到农牧业发展,同时也影响到工矿资源开发和城市的发展。水资源既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干旱区自然环境综合体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引起一系列水文效应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干旱区水资源开发中水循环各要素变化是很强烈的,因此研究干旱区的水资源开发的水文效应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29 / 24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乌伦古湖水化学特征的近期变化 [J].
卡德尔 .
干旱区地理, 1985, (03) :20-27
[2]   新疆水资源初步评价及潜力 [J].
汤奇成 .
干旱区研究, 1985, (02) :32-35
[3]   我国干旱地区的水资源 [J].
陈志恺 ;
沈振荣 .
自然资源, 1985, (02) :34-40
[4]   乌伦古湖的生态平衡及其与渔业关系的探讨 [J].
马桂珍 .
干旱区研究 , 1985, (01) :39-43
[5]   乌伦古湖及湖周地区的合理利用 [J].
毛德华 .
新疆地理, 1984, (04) :43-54
[6]  
新疆水文地理[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等编, 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