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东亚国际体系的两极格局分析——基于汉朝与匈奴两大政治行为体的考察

被引:20
作者
孙力舟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西汉; 匈奴; 两极格局; 朝贡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34.1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
学科分类号
0602 ;
摘要
在西汉时期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东亚国际关系体系不是"朝贡体系",而是以汉朝与匈奴两大政治行为体为"极"的两极格局。这一格局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当时的东亚体系中有多个政治行为体并存;二是在两个最强大的政治行为体汉朝与匈奴之间长期存在实力和外交礼仪地位的大致平等;三是体系中的其他行为体大多在不同程度上被汉朝或匈奴控制。作者从疆土、人口、生产力水平、统治制度、王位继承制度、军事力量等要素比较了汉朝和匈奴的实力,并以这几个要素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回顾了汉朝-匈奴两极格局的形成、稳定、动摇、崩溃的全过程。作者认为,汉朝和匈奴双方实力对比的变化和是否具有维持两极格局的意愿是决定两极格局能否持续的重要原因。通过回顾汉朝-匈奴两极格局的演变过程,作者还对两极格局有助于维持国际体系和平与稳定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5+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John King Fairbank,and Ssu-yu Teng.“On the Ch’ing’s Tribu-tary System,”. Harvard Journal ofAsiatic,Studies . 1941
[2]  
朴灿奎编著.高句丽史研究[M]. 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2003
[3]  
(美)肯尼思·华尔兹(KennethN.Waltz)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4]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M]. 地图出版社, 1982
[5]   略论先秦畿服制与华夷秩序的形成 [J].
熊义民 .
东南亚纵横, 2002, (Z1) :120-123
[6]  
(英)奥本海著,王铁崖等译.奥本海国际法[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5
[7]  
李德山,栾凡著.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