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民法的法典化

被引:10
作者
尹田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法典; 法典化; 反法典化;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06.02.010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近代大陆民法法典化运动,反映了近代社会理性主义的思想基础和法制统一的政治需要以及法律科学化追求,但现代社会的多样性需求所导致的民法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司法解释或判例规则所具有的实体法功能,却形成了反法典化的思潮。但民法法典化与反法典化的差异,归根结底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而非本质层面的问题。中国民法必须法典化的根本原因,主要不在于实现民法规则的体系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而在于对民众心理所发生的巨大影响及对于中国政治民主和法治进程的巨大推动。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大陆法系.[M].(美)约翰·亨利·梅利曼(JohnHenryMerryman)著;顾培东;禄正平译;.法律出版社.2004,
[2]  
法国民法总论.[M].(法)雅克·盖斯旦(JacquesGhestin);(法)吉勒·古博(GillesGoubeaux)著;陈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
[3]  
中国民法典基本理论问题研究.[M].王利明等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4]  
中国民法百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文集.[M].《中外法学》编辑部;北京大学第22届研究生会编;.法律出版社.2003,
[5]  
私法精神与制度选择.[M].易继明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6]  
比较法律传统.[M].(美)格伦顿(Glendon;MaryAnn)等著;米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7]   制订一部开放型的民法典 [J].
江平 .
政法论坛, 2003, (01) :4-9
[8]   民法法典化的价值、模式与学理 [J].
肖厚国 .
现代法学, 2001, (02) :7-16
[9]   民法法典化的历史回顾 [J].
高富平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1999, (02) :19-25
[10]   论中国民法典的制订 [J].
王利明 .
政法论坛, 1998, (05) :44-5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