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蝉变模型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研究

被引:1
作者
单春红
许瑶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蝉变模型;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 专利可产业化; 辨识;
D O I
10.19426/j.cnki.cn12-1424/p.2017.06.002
中图分类号
F426.7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基于修正的蝉变模型,构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专利可产业化辨识过程框架,即"产品研发—产品概念—概念产品—样品产品—批量产品—商用产品",并构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专利可产业化辨识模型。选取代表性指标海洋药物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应用该模型对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专利可产业化辨识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专利可产业化辨识的可通过性程度值E为0.632 7,即当前海洋生物医药专利可产业化的可行性较高,风险较小,但仍不能忽略风险的存在。结果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研究空间潜力巨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大;企业申请专利较少,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横纵向延伸困难,产业服务欠缺。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基于物元分析的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J].
彭海媛 .
情报杂志, 2016, 35 (06) :115-120+194
[2]   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趋势研究 [J].
郑莉 ;
蔡大浩 .
中国科技论坛, 2016, (01) :69-76
[3]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研究成果产业化国际合作机制研究 [J].
付秀梅 ;
陈倩雯 ;
王东亚 ;
王娜 .
太平洋学报, 2015, 23 (12) :93-102
[4]   浙江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J].
王志文 ;
茅克勤 ;
段鹏琳 .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5, 32 (08) :73-75
[5]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研究 [J].
黄盛 ;
周俊禹 .
经济纵横, 2015, (07) :44-47
[6]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专利产业化概率模型:专利引证的视角 [J].
许琦 ;
顾新建 .
科研管理, 2015, 36 (06) :10-19
[7]   专利可产业化能力分析——以浙江为例 [J].
张勇 ;
盛晨 ;
董会停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 (07) :58-63
[8]   国内外专利产业化潜力评价指标研究 [J].
朱月仙 ;
张娴 ;
李姝影 ;
许轶 ;
许海云 .
图书情报工作, 2015, (01) :127-133
[9]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山东省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分析 [J].
付秀梅 ;
汪帆 .
中国渔业经济, 2013, 31 (06) :145-151
[10]   青岛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发展研究 [J].
韩立民 ;
周乐萍 .
中国渔业经济, 2013, 31 (05) :10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