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营销型城市增长策略及其效应反思——基于城市增长机器理论的分析

被引:25
作者
张京祥
于涛
殷洁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关键词
全球竞争; 治理转型; 城市营销; 增长机器;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08.03.005
中图分类号
F290 [城市经济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面对全球化所营造的激烈竞争环境,199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治理发生了重大转型,普遍从福利型政府向企业型政府转向,大力实施了营销型城市增长策略。在国内、国际环境转变的双重压力下,以土地储备为重点的城市经营和以大事件为载体的城市营销正被中国诸多城市政府所积极采用,因而城市治理表现出显著的企业化倾向。在实施营销型城市增长策略的过程中,官商利益联盟共同推进了城市的增长,并各自产生了明显的利益寻租行为。文章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透过城市增长机器理论的视角,剖析了营销型城市增长策略的形成机制和利益格局,并以南京市土地储备和奥体新城建设的案例,揭示了其所导致的经济、社会与空间负效应。文章认为,城市内生竞争力的提高必须摈弃营销型增长策略的功利模式,推进城市政府从单一目标的"增长型政府"向综合目标的"发展型政府"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城市营销策略:观察和思考 [J].
唐子来 ;
陈琳 .
城市规划学刊, 2006, (06) :45-53
[2]   地方政府企业化主导下的城市空间发展与演化研究 [J].
张京祥 ;
殷洁 ;
罗小龙 .
人文地理, 2006, (04) :1-6
[3]   生产·意识形态与城市空间——亨利·勒斐伏尔城市思想述评 [J].
汪原 .
城市规划, 2006, (06) :81-83+87
[4]   全球化、城市化与巨型工程 [J].
赵玉宗 .
城市规划, 2006, (03) :57-62
[5]  
城市营销与“准城市国家”:城市发展的两种模式[J]. 约翰·弗里德曼,李路珂.国外城市规划. 2005(05)
[6]   城市规划中公众利益的政治经济分析 [J].
何丹 .
城市规划汇刊, 2003, (02) :62-65+96
[7]   地方发展的合作──渐进式中国城市土地体制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J].
朱介鸣 .
城市规划汇刊, 2000, (02) :38-4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