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气溶胶观测网络发展进展及相关科学计划

被引:43
作者
延昊
矫梅燕
毕宝贵
刘桂清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关键词
气溶胶; 光学厚度; 气候效应; 中国气溶胶观测网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2.1 [地面气象观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气溶胶是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极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国内外在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观测和科学研究。本文首先对当前全球两大气溶胶观测网络,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全球大气观测计划(GAW)和气溶胶自动观测网(AERONET)的组织、规模、设备、数据和气溶胶网络的规范作了介绍,并对近年来国际上的重大气溶胶科学计划的目标、实验方法、步骤作了介绍,说明观测网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气溶胶观测网络的地位做了分析,并指出其在正在开展的中国气溶胶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地区沙尘气溶胶输送过程的数值模拟 [J].
周荣卫 ;
刘红年 ;
蒋维楣 .
气象科学, 2004, (01) :16-25
[2]   大气气溶胶虚折射指数及其与元素的相关性 [J].
刘文菁 ;
黄世鸿 ;
李良福 .
气象科学, 2002, (01) :40-46
[3]   大气气溶胶研究的前沿问题 [J].
王明星 ;
张仁健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1, (01) :119-124
[4]   关于大气科学学科“十五”优先领域的思考 [J].
罗云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6) :753-754
[5]   近30年来中国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特征 [J].
罗云峰 ;
吕达仁 ;
李维亮 ;
周秀骥 .
科学通报, 2000, (05) :549-554
[6]   中国气溶胶研究进展 [J].
刘毅 ;
王明星 ;
张仁健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9, (04) :406-414
[7]   中国地区大气气溶胶辐射强迫及区域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 [J].
周秀骥 ;
李维亮 ;
罗云峰 .
大气科学, 1998, (04) :34-43
[8]   中国10个地方大气气溶胶1980~1994年间变化特征研究 [J].
邱金桓 ;
潘继东 ;
杨理权 ;
杨景梅 ;
董艺珍 .
大气科学, 1997, (06) :86-94
[9]   沙尘暴的光学遥感及分析 [J].
邱金桓 ;
孙金辉 .
大气科学, 1994, (01) :1-10
[10]  
全球大气监测观测指南[M]. - 气象出版社 , 汤洁等译,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