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意见形成的方法分析

被引:28
作者
王云云 [1 ]
靳英辉 [2 ,3 ]
陈耀龙 [4 ,5 ]
曾宪涛 [6 ]
陈昊 [7 ]
王利 [1 ]
陆翠 [8 ]
曹虹 [9 ]
机构
[1]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2] 河南大学循证医学中心
[3] 河南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
[4] 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5] 中国GRADE中心兰州大学
[6]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
[7]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8] 天津市泰达医院急诊科
[9] 天津市天津医院骨内科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循证临床实践指南; 证据; 推荐意见; 方法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03 [];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证据到推荐意见的转化往往是复杂且繁琐的。本文主要阐述两部分内容:首先介绍证据及推荐意见分级的演进过程;其次,根据目前已有的、具有代表性的指南手册,分析推荐意见制定时存在的问题,总结证据到推荐意见的形成途径,并陈述形成最终推荐意见的方法。目前,虽尚无完善的、严谨的方法学指导证据到推荐意见的转化,但部分组织针对推荐意见的制定提供了不同的内容框架或辅助工具,国内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者可借鉴其经验,结合本国国情,构建本土化的形成推荐意见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085 / 109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推荐意见的外审调查 [J].
陈恳 ;
王琪 ;
陈耀龙 ;
翟所迪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5, 15 (06) :719-722
[2]   2012~2013年中国大陆期刊发表临床实践指南质量评价 [J].
李楠 ;
姚亮 ;
吴琼芳 ;
韦当 ;
王琪 ;
王小琴 ;
杨克虎 ;
陈耀龙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 2015, (03) :259-263
[3]   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的制定 [J].
陈耀龙 ;
陈恳 ;
叶志康 ;
张相林 ;
杨克虎 ;
翟所迪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5, (02) :236-239
[4]  
指南2.0:为成功制定指南而系统研发的全面清单[J]. Holger J.Schünemann,Wojtek Wiercioch,Itziar Etxeandia,Maicon Falavigna,Nancy Santesso,Reem Mustafa,Matthew Ventresca,Romina Brignardello-Petersen,Kaja-Triin Laisaar,Sérgio Kowalski,Tejan Baldeh,Yuan Zhang,Ulla Raid,Ignacio Neumann,Susan L.Norris,Judith Thornton,Robin Harbour,Shaun Treweek,Gordon Guyatt,Pablo Alonso-Coello,Marge Reinap,Jan Brozek,Andrew Oxman,Elie A.Ak,姚亮,王琪,王小琴,韦当,陈耀龙,张渊,杜亮.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4(09)
[5]   建立循证中医临床实践指南证据分级体系的构想 [J].
汪受传 ;
陈争光 ;
徐珊 ;
赵霞 ;
虞舜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 (07) :1488-1492
[6]   如何正确理解及使用GRADE系统 [J].
曾宪涛 ;
冷卫东 ;
李胜 ;
郭毅 ;
王朴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1, 11 (09) :985-990
[7]   医学研究中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的演进 [J].
陈耀龙 ;
李幼平 ;
杜亮 ;
王莉 ;
文进 ;
杨晓妍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8, (02) :127-133
[8]   传统医学证据体的构成及证据分级的建议 [J].
刘建平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2) :1061-1065
[9]  
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研发与评价[M].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王行环, 2016
[10]  
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与实施[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王小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