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心通胶囊治疗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18
作者
曹影 [1 ]
吉海旺 [2 ]
王婷 [1 ]
曾令霞 [1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2] 陕西省人民医院中医科
关键词
中风; 脑心通胶囊; 气虚血瘀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5.2 [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评价脑心通胶囊治疗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方法,按国家药品临床研究相关要求,参考新药Ⅲ期临床试验,采用区组随机化按试验组与对照组3∶1的原则,考虑小于10%的退出率,共确定264例患者(试验组198例,对照组66例),分别给予脑心通胶囊和通心络胶囊治疗,连续用药一疗程(28d),观察结果。评价指标有中风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国脑卒中量表(CS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中风病积分、日常生活活动(DAL)量表积分变化等。结果中风病疗效的总有效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7.9%和97.7%;中医症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1.8%和75.3%,各项疗效指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脑心通胶囊对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安全有效。
引用
收藏
页码:1312 / 13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47例 [J].
王松龄 ;
张天华 .
河南中医, 2010, 30 (11) :1133-1134
[2]   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中风恢复期43例临床疗效 [J].
姚立枫 .
天津药学, 2010, 22 (04) :31-32
[3]   不同年龄组缺血性中风患者证候分布规律分析 [J].
秦骥 ;
张运克 .
河南中医, 2007, (12) :37-38
[4]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治疗现状及中医药的前景和策略 [J].
商洪才 ;
张伯礼 .
天津中医药, 2005, (06) :523-525
[5]   活血化瘀药及其有效成分对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 [J].
刘华 ;
廖维靖 ;
杨万同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3, (12) :26-27
[6]   复发性脑梗死93例临床分析 [J].
刘欣 ;
王建筑 .
宁夏医学杂志, 2001, (02) :81-82
[10]   中西医结合对中风理论与治则的新认识 [J].
杨树德 ;
薛轴 ;
杨金菊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2, (02) :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