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型时期 劳动参与率的测量、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6
作者
李丽林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关键词
劳动供给; 劳动统计; 劳动参与率;
D O I
10.16471/j.cnki.11-2822/c.2006.03.005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劳动参与率是测量劳动力市场劳动供给行为的一个最基本指标,但在中国的劳动统计中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本报告利用第四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详细分析了中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口的劳动参与率,指出导致不同组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制度的变化,并且强调,这种趋势将延续下去。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应该改变就业政策,以缓和劳动参与率下降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42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大学生就业:国外促进政策及对中国的借鉴 [J].
杨伟国 ;
王飞 .
中国人口科学, 2004, (04) :67-73+82
[2]   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其政策含义 [J].
蔡昉 ;
王美艳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4) :68-79+207
[3]   中国就业统计的一致性:事实和政策涵义 [J].
蔡昉 .
中国人口科学, 2004, (03) :4-12+81
[4]   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政策支持 [J].
曾湘泉 ;
李丽林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 (01) :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