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最优自愿性储蓄率分析——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角度

被引:11
作者
万春
邱长溶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效用函数; 最优储蓄率; 养老保险制度;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05.12.007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通过两期叠代模型构造福利经济学个人效用函数,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推导个人最优自愿性储蓄率。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将混合制的养老保险制度变量纳入模型,并模拟测算最优储蓄率的解。文中选取了中国城镇居民19892003年的储蓄、工资样本数据分析中国的储蓄情况,发现城镇居民储蓄率偏高。除了失业担忧和购房等原因,文章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尚未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由此提出一个有效的储蓄分流途径是让更多的职工加入养老保险计划,增进个人一生的效用,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帕累托改进。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评估方法与实证研究——兼论不同收入群体替代率的比较 [J].
米红 ;
邱晓蕾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02) :12-18+32
[2]   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J].
封进 .
经济研究, 2004, (02) :55-63
[3]   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J].
袁志刚 .
经济研究, 2001, (05) :13-19
[5]   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 [J].
袁志刚 ;
宋铮 .
经济研究, 2000, (11) :24-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