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省际迁移空间模式分析

被引:48
作者
李薇
机构
[1]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省际人口迁移; 空间模式; 人口迁移吸引中心; 人口外迁中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文章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采用人口迁移选择指数法确定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及人口外迁中心,并归纳出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吸引作用的空间模式及人口外迁中心的外迁空间模式。发现省际人口迁移活跃区域为南方及沿海地区。京津地区及南方沿海地区是人口迁移吸引中心,秦岭-淮河以南的内陆省份是人口外迁中心。强势人口吸引中心上海、北京的吸引作用分别具有"聚而强"和"广而均"的特点。强势人口外迁中心安徽、浙江两省具有"沿海导向型"的外迁空间模式,强势人口外迁中心重庆则具有"平衡型"的外迁空间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 [J].
段成荣 ;
孙玉晶 .
人口研究, 2006, (04) :70-76
[2]   再论人口“迁移”的概念与统计口径界定 [J].
杨雪 .
西北人口, 2004, (01) :19-21+23
[3]   1990年代后期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研究 [J].
王桂新 ;
刘建波 .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3, (04) :1-10
[4]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及其变化 [J].
王桂新 .
人口与经济, 2000, (03) :8-16+22
[5]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汇编.[M].国务院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6]  
人口信息分析技术.[M].张羚广等;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  
人口地理学概论.[M].张善余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  
“飞地”型城镇发展:基于落后地区城镇化道路研究.[D].王先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