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治理的两幅面孔

被引:83
作者
张丙宣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技术治理; 社会建构论; 风险;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17.09.005
中图分类号
N0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07 ;
摘要
技术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增进了社会福祉,同时也潜藏着巨大的治理风险。本文从技术的双重互生的社会属性出发,认为技术的以生产和赋权特征为代表的仁慈面孔有助于增进社会福祉,同时,技术的以侵入和约束为特征的阴暗面孔使技术治理潜藏着系统的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技术的短期跃进效应将长期固化体制的韧性,导致新的马太效应;为此,未来的技术治理首先应该是人本主义的、开放包容的,政府应该同时扮演好工程师和园丁的角色,构建由社会心理、社会信用、社会组织和社区构成的社会支撑体系,建立动态的多元合作的技术治理框架,从社会内部自发预防和消除技术治理的外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服务、监管与技术性协同治理 [J].
张丙宣 ;
卢志朋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6, 5 (04) :67-74
[2]   技术治理的逻辑 [J].
刘永谋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 30 (06) :118-127
[3]   智慧能否带来治理——对新常态下智慧城市建设热的冷思考 [J].
张丙宣 ;
周涛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69 (01) :21-31
[4]   论网络虚拟空间对国家安全治理界限的虚拟化延伸 [J].
杨嵘均 .
南京社会科学, 2014, (08) :87-94
[5]   构建协同公共服务:政府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法研究 [J].
张铠麟 ;
王娜 ;
黄磊 ;
王英 ;
张汉坤 .
管理世界, 2013, (08) :91-100
[6]   技术治理的运作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L街道一门式电子政务中心为案例 [J].
黄晓春 .
社会, 2010, 30 (04) :1-31
[7]  
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德) 盖伦 (Gehlen, 2008
[8]   Placing the Effect? Gleaning Insights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zens' Use of E-Government and Trust in Government [J].
Porumbescu, Gregory A. .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 2016, 18 (10) :1504-1535
[9]   On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A Typology, Scope Conditions, and a Mechanism [J].
Dafoe, Allan .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 2015, 40 (06) :1047-1076
[10]  
Big data, bigger dilemmas: A critical review[J] . Hamid Ekbia,Michael Mattioli,Inna Kouper,G. Arave,Ali Ghazinejad,Timothy Bowman,Venkata Ratandeep Suri,Andrew Tsou,Scott Weingart,Cassidy R. Sugimoto.J Assn Inf Sci Tec . 201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