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宪法学的若干思考

被引:2
作者
谢维雁
机构
[1]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律系山东威海
关键词
中国宪法学; 历史起点; 特征; 思考;
D O I
10.13743/j.cnki.issn.1009-8135.2004.04.019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早期中国宪法学呈现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话语体系的西方化,理论的多元化和集体主义倾向,而现代宪法学则表现出早期宪法学传统的中断和较强的注释性以及深受苏联宪法学影响的理论单一化与理论体系封闭性的特征。中国宪法学的未来走向,一要确立宪法学在法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二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的中国宪法学,三要促进宪法学的快速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论21世纪的宪法学构建基础 [J].
莫纪宏 .
法学杂志, 2000, (02) :13-15
[2]  
公法与政治理论.[M].(英)马丁·洛克林(MartinLuoghlin)著;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2,
[3]  
二十世纪之中国宪政.[M].张学仁;陈宁生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4]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M].李剑农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  
宪法学.[M].胡肖华;肖北庚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
[6]  
二十世纪中国的法学.[M].谷春德主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01,
[7]  
与时俱进的中国法学.[M].罗豪才;孙琬锺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8]  
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M].何勤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01,
[9]  
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M].[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著;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10]  
合法化危机.[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