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券概念的扩大及对金融监管的意义

被引:32
作者
姚海放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证券; 投资合同; 他人努力; 金融监管;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2.08.002
中图分类号
D922.287 [证券管理法令];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1201 ; 020204 ;
摘要
中国《证券法》的证券概念主要以股票、债券为原型,其适用范围显然不足以应对金融创新的新发展。《证券法》应当借鉴美日等国的立法经验,引入"投资合同"概念作为判断证券属性的实质性标准,以扩张证券的适用范围。投资合同是投入某项共同事业的金钱投资,依赖他人努力而获得收益的行为;其被定义为证券是为避免投资行为中的信息不对称及投资者能力不足,以保护金融投资者。引入投资合同概念在规范商品交易所规则、公司债权融资、金融衍生品类别理财产品的监管和金融消费者保护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前景。具体认定证券属性的权力,应当由立法授权给中国证监会。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2]  
新自由主义、金融危机与监管改革[J]. 郭锋.金融服务法评论. 2010(01)
[4]   论我国《证券法》上“证券”概念的扩大 [J].
李晓波 .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 (08) :261-262
[5]   论金融法制的横向规制趋势 [J].
杨东 .
法学家, 2009, (02) :124-134+159
[6]   概念抑或类型——雷维斯案界分本票与证券的启示 [J].
于莹 ;
潘林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9, (01) :93-101
[7]   “问责制”研究——兼论问责制在中国经济法中的地位 [J].
史际春 ;
冯辉 .
政治与法律, 2009, (01) :2-9
[8]   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风险及其监管的国际比较 [J].
熊玉莲 .
政治与法律, 2006, (03) :66-71
[9]   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解释 [J].
刘哲昕 ;
刘伟 .
法学, 2006, (03) :48-50
[10]   《证券法》适用范围的反思与展望 [J].
吴志攀 .
法商研究, 2003, (06) :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