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优势”视野下的中国式自主创新

被引:2
作者
刘培伟
宋明爽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行政管理系
关键词
后发优势; 后发劣势; 自主创新; 内生激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基于"后发优势/劣势"的争论,通过对中国自主创新政策文本的分析,证明中国更倾向于"后发优势"理论。虽然国家近年来将"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在国家重视的尖端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对各创新主体的内生激励不足,致使其效果打了折扣。因此,亟待反思"后发优势"理论,重视"制度"对自主创新战略的基础性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论科学技术[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江泽民[著], 2001
[2]  
人民日报调查企业创新情况:这6项政策不改不行. 杨佳,王栋. http://news.haiwainet.cn/n/2017/0424/c3541083-30877964.html . 2017
[3]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 胡锦涛. http://politics.people.com.cn . 2006
[4]  
科研经费乱与治. 刘军民. 上海经济评论 . 2013
[5]  
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讲话. 习近平.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228/c1001-28156352.html . 2013
[6]  
基层政权[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张静著, 2000
[7]  
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报告[M].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黄孟复, 2007
[8]  
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英) 弗里曼, 2008
[9]   后发劣势 [J].
杨小凯 .
新财经, 2004, (08) :120-122
[10]   什么粘住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翅膀 [J].
高帆 .
当代经济科学, 2008, (02) :1-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