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生态评价的方法与案例

被引:96
作者
王军
罗明
龙花楼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国土整治研究室
[2]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国土整治研究室 北京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态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 评价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论文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为例,借助GIS技术,利用评价模型,探讨了土地整理生态评价的技术方法,分析了生态评价不同综合分值的耕地、林地、牧草地、未利用地等土地利用的土地整理措施。生态评价综合分值在80~100之间的耕地应被划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其土地措施主要是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作物的品质;非天然林的林地应考虑向经济林发展,发展特色林果业;未利用地可作为耕地的后备资源进行有计划开发。分值在65~80之间的耕地应划为农田保护区,整理措施应注意农田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措施的设计;林草地则要防止退化,适当发展经济林;未利用地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适度开垦为耕地。分值在50~65之间的耕地整理措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逐步进行生态退耕;未利用地主要是保持原有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分值为0~50的耕地必须实行生态退耕还林还草的整理措施,林草地则注重保护和提高植被覆盖率;未利用地保持原状,不再开垦为耕地。
引用
收藏
页码:363 / 3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土地整理研究综述 [J].
王军 ;
余莉 ;
罗明 ;
翟刚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 (02) :8-11
[2]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LUCC)研究与土地整理 [J].
高向军 ;
罗明 ;
张惠远 .
农业工程学报, 2001, (04) :151-155
[4]   中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及对策 [J].
罗明 ;
王军 .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02) :97-103
[5]   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以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J].
龙花楼 ;
蔡运龙 ;
万军 .
地理学报, 2000, (06) :719-728
[6]   江苏省吴江市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J].
李展 ;
彭补拙 .
资源科学, 2000, (03) :70-73
[7]   GIS支持的县级区域柑桔土地适宜性综合评价 [J].
张红旗 .
资源科学, 1998, (01) :64-72
[8]   我国土地评价研究的近今进展 [J].
倪绍祥 ;
陈传康 .
地理学报, 1993, (01) :75-83
[9]   土地生态评价与土地生态设计 [J].
景贵和 .
地理学报, 1986, (01) :1-7
[10]  
土地整理理论初探. 罗明,龙花楼. 中国国土资源报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