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函数的实在性分析

被引:10
作者
吴国林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波函数; 量子力学; 薛定谔方程; 量子技术; 量子控制; 波动力学; 波动方程; 实在论; 量子纠缠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N02 [科学的哲学原理]; O413.1 [量子力学(波动力学、矩阵力学)];
学科分类号
0101 ; 010108 ; 070205 ; 0809 ;
摘要
<正>波函数是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波函数的实在性问题一直是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焦点之一。20世纪上半叶量子力学研究主要是检验量子力学的理论是否正确或完备,仅有少量量子技术产品问世。1935年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EPR)发表的《能认为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是完备的吗?》一文,提出了EPR关联——量子纠缠,直接引发了对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论争。(Einstein,Podolsky and Rosen,pp.777-780)基于EPR量子纠缠,1993年本内特(Bennett)等6位科学家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题为《经由经典和EPR通道传送未知量子态》的重要论文,引发了一系列有关量子信息与量子技术的研究,形成了量子信息理论、量子控制论、量子技术等新的量子科技理论。量子纠缠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0+126+129 +1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实体、量子纠缠与相互作用实在论 [J].
吴国林 .
理论月刊, 2011, (03) :5-11+2
[2]   格罗夫算法、量子控制及其对量子测量的意义 [J].
吴国林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 27 (01) :13-17
[3]   量子隐形传态过程的因果关系分析 [J].
吴国林 ;
刘建城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9, 25 (06) :13-18
[4]   量子非定域性及其哲学意义 [J].
吴国林 .
哲学研究, 2006, (09) :90-96
[5]   量子力学中的测量过程是否必须有“主观介入”?(上) [J].
何祚庥 .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89, (01) :8-18
[6]  
宇宙极问[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美) 巴罗, 2009
[7]  
物理学哲学导论[M]. 人民出版社 , 吴国林, 2007
[8]  
薛定谔讲演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奥)薛定谔(Schrodinger, 2007
[9]  
量子力学系统控制导论[M]. 科学出版社 , 丛爽编著, 2006
[10]  
心、脑与科学[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约翰·塞尔(JohnSearle)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