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前后不同时段内合并严重肺感染的细菌构成与转变

被引:15
作者
康建利
丁殿勋
单毅
王洪武
石湘云
冯华松
王士雯
机构
[1] 北京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2]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肺感染; 机械通气; 抗生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59.7 [急症、急救处理];
学科分类号
100218 ;
摘要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前后不同类型严重肺感染和抗生素应用时相应各时段的致病细菌构成与转换 ,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近年来危重症行机械通气患者共 6 2 9例 ,按肺感染的不同类型和时段 ,在使用抗生素时观察其痰中培养出致病菌的种类和构成比。结果 :院前肺感染组 (172例 )革兰阳性 (G+ )菌的构成比较混合肺感染组和院内肺感染组均高 (分别为 76 .0 % ,37.8% ,11.9% ) ,P均 <0 .0 1;而 G- 菌则表现为院内肺感染组及混合肺感染组较院前肺感染组高且差异显著 (分别为 88.1% ,6 2 .0 % ,2 4 .0 % ) ,P均 <0 .0 1。 3组中 G+ 菌以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主 ;而 G- 菌则以绿脓杆菌、不动杆菌和克雷白杆菌为主 ,同时伴有霉菌生长。在对 112例严重肺感染患者进行继续观察时发现 ,在不同时段中可见到从 G+ 菌到G- 菌的动态转变。结论 :不同类型的肺感染其致病菌有显著差异 ,同种肺感染的不同治疗阶段细菌构成比也在转变。选择抗生素时既要对其致病菌有针对性 ,又要对细菌随时间而改变有预测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65 / 46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机械通气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J].
顾茵 ;
宋志芳 ;
潘祝平 ;
王树云 ;
殷娜 ;
张悦 ;
李文华 ;
谢伟 ;
朱贇琳 ;
单慧敏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1, (12) :732-734
[2]   危重病患者分离细菌来源及分布 [J].
许航 .
中国急救医学, 2001, (08) :27-28
[3]   62例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J].
陈世明 ;
钟淑卿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8, (02) :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