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元社会与中国社会转型研究

被引:67
作者
刘平
机构
[1]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
关键词
新二元社会; 老工业基地社会; 社会结构; 社会转型; 和谐社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新二元社会是指传统计划体制的社会机制和市场化社会机制共生的社会结构,是对中国改革进程的一种新的理解,也是分析中国社会转型的新视角。老工业基地社会既是探讨新二元社会的逻辑切入点,又是新二元社会研究的主要对象;它不是一个经济、技术和产业概念,而是对一种独特的社会结构特征的认识。新二元社会的实质是与一定产权关系相联系的两种社会生活的组织方式和文化模式。连续的强有力的政治体制,是新二元社会生成的前提,也是整合两种社会机制的条件;它事实上的存在和作用,是认识中国的市场化转型和中国经验的关键因素。在改革开放二十几年后,这种新二元的社会结构及其发展趋势,是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7+207 +20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警惕政府部门滑向新“双轨制”.[N].柏晶伟;.中国经济时报.2004,
[2]   “强干预”与“弱干预”:社会学干预方法的两条途径 [J].
沈原 .
社会学研究, 2006, (05) :1-25+243
[3]   海外关于中国市场转型论争十五年文献述评 [J].
陈那波 .
社会学研究, 2006, (05) :188-212+246
[4]   工资福利、权益保障与外部环境——珠三角与长三角外来工的比较研究 [J].
万向东 ;
刘林平 ;
张永宏 .
管理世界, 2006, (06) :37-45
[5]   从新二元社会分析到社会政策选择——老工业基地下岗失业治理问题研究 [J].
刘平 .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42-47
[6]   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 [J].
孙立平 .
社会学研究, 2005, (01) :1-24+246
[7]   “人力资本失灵”现象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从李培林、张翼在东北的发现谈起 [J].
刘平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3) :147-148
[8]   走出生活逆境的阴影——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失灵”研究 [J].
李培林 ;
张翼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5) :86-101+207
[9]   劳动价值论的社会理论及其分析技术 [J].
刘平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4) :21-30+203
[10]   单位组织中的资源获得 [J].
李路路 ;
李汉林 .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6) :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