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区农户生计变迁及其住宅形态的响应研究

被引:14
作者
蔡为民 [1 ]
张佰林 [1 ]
张凤荣 [2 ]
曲衍波 [3 ]
陈军伟 [4 ]
刘虹吾 [1 ]
机构
[1]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4] 临沂市国土资源局
关键词
生计; 住宅形态; 农村居民点整治; 农民新村; 沂水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3 [地产经营];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以山东省沂水县3个村(核桃园、高桥、唐家庄子)为例,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RA)、对比分析法,剖析沂蒙山区农户生计变迁与其住宅形态功能转型的关系,为农村居民点整治中的新村建设提供决策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前,研究区农户以农业生计为主,修建"平房+庭院"形态住宅,利用庭院种植蔬菜;2)改革开放后,农户生计逐渐多样化和非农化。禽畜养殖成为农户重要的生计来源,农户在住宅内搭建猪圈养猪,在庭院内饲养家禽。高桥农户就地发展非农经济,修建两层楼房,将一层的空间用于非农经营;3)21世纪以来,农户生计进一步非农化和分化。核桃园农户以粮食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将庭院硬化晾晒粮食,改造猪圈为储物间储存粮食和农机具;高桥农户为了扩大非农经营空间修(改)建三层楼房,将一二层用于非农经营;唐家庄子农户到县城非农就业,为改善居住环境修建两层楼房,住宅中用于生产的空间消失。可见:农村住宅形态和功能转型是与农户生计方式变迁相适应的,农村居民点整治中新村建设模式应充分考虑农户生计的实际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704 / 71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于内部用地结构及其功能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辨析 [J].
张凤荣 ;
周建 ;
张佰林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 21 (05) :155-160
[2]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 [J].
龙花楼 .
地理研究, 2015, 34 (09) :1607-1618
[3]   农户利益导向的居民点重构模式研究——以江西省赣县大都村为例 [J].
刘建生 ;
党昱譞 ;
曹佳慧 ;
李裕瑞 ;
吴晓燕 ;
郑翔 .
中国土地科学, 2015, 29 (07) :73-80
[4]   山东省沂水县农村非农化程度差异及驱动力 [J].
张佰林 ;
张凤荣 ;
曲宝德 ;
李灿 ;
陈军伟 .
地理学报, 2015, 70 (06) :1008-1021
[5]   基于共生理论的村域尺度下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策略与实现 [J].
王成 ;
费智慧 ;
叶琴丽 ;
张玉英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3) :205-214+294
[6]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 [J].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13, 68 (08) :1019-1028
[7]   基于生计视角的异质性农户转户退耕决策研究 [J].
张佰林 ;
杨庆媛 ;
苏康传 ;
王兆林 ;
冯应斌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2) :170-180
[8]   农村居民点重构典型模式对比研究——基于浙江省吴兴区的案例 [J].
刘建生 ;
郧文聚 ;
赵小敏 ;
赖玉莹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2) :46-53
[9]   兴坝村浅丘带坝区不同类型农户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特征研究 [J].
张玉英 ;
王成 ;
王利平 ;
李晓庆 ;
蒋福霞 .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 (11) :45-53+90
[10]   基于生计资产量化的农户分化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白林村471户农户为例 [J].
王利平 ;
王成 ;
李晓庆 .
地理研究, 2012, 31 (05) :945-954